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把老百姓当作天

把老百姓当作天

——记天台县法院法官杨卫东

一位法官在岗位上病倒了。

连日来,从省高院院长到山角落的村民,闻讯慰问、探望他的领导、同事、群众络绎不绝。他的病情,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自1999年进法院参加工作,他十余年如一日,脚踏实地做人,兢兢业业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他,就是浙江省天台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员杨卫东。 

近日,天台县法院、台州市中级法院、中共天台县委相继作出向杨卫东同志学习的决定,浙江高院也授予他“全省十佳优秀法官”的称号。

 

想把两个案件审理好再“年休”,人却病倒在岗位上

 

2009年10月23日,天色阴沉。

早晨7时40分左右,民一庭内勤赵慧青走进办公室,看见杨卫东脸色苍白,冷天里额头冒着虚汗,脱口就说: 

“卫东,今天是你年休假的第一天,怎么还到法院来。” 

“赵大姐,我已通知了许尚焕等当事人,想把这两个案件处理好,再安心年休。” 

“你脸色这样难看,没事吧?” 

“没事,只是胃有些不舒服。” 

“我给你泡杯‘午时茶’暖暖胃,你一定要想方设法挤时间去检查啊!” 

令赵慧青没想到的是,办公大楼下,正停着一辆小车。车内,杨卫东的妻子王林亚,正眼巴巴地盼望着丈夫早点开完庭,好送他到医院检查。

   “从9月份开始,我看他回到家里,说是肚子胀,实在没力气,多次让他上医院,他当耳边风。22号那天办完案回家后,他吃了一口饭,肚子又开始痛,到晚上八九点钟,痛得蜷在床上,我连忙把他送到县医院急诊室,连续挂了4瓶盐水,一直到凌晨3点。医生坚持要他留下来住院。但他死活不肯,硬撑着回到了家!” 

王林亚说到这里泪流不止,又怪起自己当时没坚持。 

“23日早晨一起床,我要他先去医院检查,但他坚持要先去开庭,说是和当事人约好了。” 

王林亚只好一同随他来到法院。但她没想到一场险恶的病灾已经向杨卫东袭来。 

7时30分左右,杨卫东来到法院,他喝了一口赵大姐泡好的热茶,走向审判庭,开完第一个庭,然后又和一位叫许尚焕的当事人谈话。 

据许尚焕回忆,上午9点半光景,杨法官正和他谈话,做细致的调解工作,谁知越到后来,许尚焕发现杨卫东脸色越来越白,额头流汗,咳嗽不止。没想到,后来杨卫东竟然口吐鲜血,倒在了岗位上。 

被妻子和同事们紧急送医时,杨卫东口吐鲜血,便血不止,鲜血足足接了半塑料桶。参加抢救的天台人民医院医生感叹:没见过这样凶险的病情。

经全力抢救,杨卫东到下午才苏醒过来。而他对在一旁陪护的领导和同事第一句话是:请代我向许尚焕解释一下,他的案子,只好等我病好了以后再来办了。 

据天台法院院长黄崇才介绍,杨卫东参加工作的十多年来,一直在执行、审判第一线,是全院公认的“办案能手”和“执行能手”。 

获悉杨卫东的情况后,浙江高院齐奇院长很快批示,要求全力抢救。在三级法院领导的重视下,杨卫东很快被转送到浙一医院,做了肝移植手术。期间,台州中院丁铧院长、浙江高院齐奇院长还亲自赴医院探望。

得知杨卫东病中还牵挂着自己的案件,许尚焕十分感动,他连续几次来到法院,希望和法院同志一起,到杭州探望一下杨卫东:这样用心为百姓做事的好法官,实在太难得。我真想当面向他说声谢谢。 

 

没日没夜工作图什么?上天下地中间有良心! 

 

熟悉杨卫东的人,都说他的病是累出来的。

杨卫东毕业于广东汕头大学。大学期间,他是学生会体育部部长,曾在广东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万米长跑第三名,是学校有名的运动健将。进法院之前,小伙子生龙活虎,身体特棒。

进法院工作后,杨卫东喜欢变“坐堂问案”为“上门服务”,主动走出法庭,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在同事们的眼里,杨卫东的双休日,几乎都泡在工作上。

“鸭子要吗? 鸭子要吗?……” 

1999年秋季的一天,是街头镇集市日,市场里到处都是叫卖声,但有一个声音很特别,人们发现是法庭的杨卫东和一个壮年农民在一起吆喝。 

原来这位壮年农民是街头镇溪头陈村一名有名的欠账户,家里饲养着300多只鸭子 ,却拖欠着信用社一笔贷款不还。每次杨卫东替信用社上门讨要这笔贷款时,他屡屡以家里没钱为由,拖着不肯还钱。一次,见杨卫东催得急了,他便放出话来:家里只有300只鸭子了,要么你陪我一起,到镇上卖了再还钱。

上街卖就上街卖。经杨卫东多次上门做工作后,这个远近闻名的欠账户被深深地触动了,最后他和杨卫东一起,上街卖鸭子凑了一笔钱。终于还清了信用社的贷款。 

据时任街头信用社主任的杨正伟介绍,当时街头信用社贷款逾期率为85.2%,在杨卫东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街头法庭加大了还贷执行力度,到2002年逾期率下降到了33.5%。 

 “我是个不识字的农民,要不是杨法官加班加点帮我家讨要医药费,我老婆连命也没有了。” 

说这话的人叫张受溪。来自天台县平桥镇。 

一次,张受溪老婆胡跃花路过天台县平桥一家企业时,被外地一辆汽车掉落的一根钢索击伤手部。治疗用去一大笔医疗费。但由于这辆汽车所属公司远在温州乐清,胡跃花的医疗费迟迟拿不到手。 

一天深夜,张受溪打电话给经办此案的杨卫东,说自己老婆又发病住院了,无钱医治。谁知隔了一天后,杨卫东就把钱交到了张受溪手里。 

后来张受溪得知,原来他打电话第二天,杨卫东放弃周末,冒着酷暑,自己买了一张车票,坐公交车追到乐清。由于卡车所属工厂厂名已更改,杨卫东花了三四个小时才找到厂方。对方见天台法官路途遥远赶来,也被他的真情感动,很快拿出了钱。

杨卫东办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利用早中晚休息时间,自己上门去送法律文书。 在他眼里,天台是个山城,案件当事人多为农民。白天,他们经常在田里耕作,只有早中晚时间段才会回家吃饭。如果法院依照正常工作时间上门送文书,难免会吃闭门羹。正是在杨卫东的亲历亲为下,许多案件得以顺利开庭审结。

 “叮铃、叮铃、叮铃…… 

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正在家里一边做家务,一边为陷入一场纠纷而烦心的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仙居支公司职工陈益灵,接到杨卫东用手机打来的电话,通知她下个星期一去天台一趟,准备开庭审理。 

这是一起不当得利案件。案由是陈益灵在办理保险金理赔款时一时大意,多打了2500元到被告人的银行账户。多次催讨不还后,保险公司将这案诉至天台法院。 

杨卫东不断联系调解,上门做工作,但被告就是拖着,死活不肯归还这笔钱。这个星期六,杨卫东又趁着休息日,驱车30多公里,赶到街头镇前明村的当事人家里,但对方就是不肯还钱,杨卫东这才决定开庭。 

“双休日还到乡下去办案,有这样的法官吗?是为了帮本地人,故意拖延时间吧! ”心存怀疑的陈益灵,把想法说给同事们听,他们也是个个觉得奇怪,半信半疑。 

转眼到了下个星期一,陈益灵和公司负责人一起来到天台法院,下午1时30分,离上班还有半个小时,陈益灵打电话给杨卫东,杨卫东已经在办公室。当陈益灵等走进办公室时,一位农民装束的另一案件当事人也走进来,开口就说: 

“律师叫我写委托书,委托书咋写好?”一腔浓浓的乡下口音。 

杨卫东起身为他泡好茶,然后拿出一张纸,一边书写,一边解释,工工整整地为这位当事人书写好委托书样本,然后交代他按文照抄。

在杨卫东的秉公处理下,陈益灵很快要回了公司的钱。事后,陈益灵才意识到,原来自己遇到了一位真心为老百姓办事的好法官,她禁不住为自己原先的想法感到愧疚。 

据统计,杨卫东在民庭工作期间,共审结各类案件280件,绝大多数属于比较复杂难办的案件,年平均审结案件110多件,审结率在99%以上,均居全院前茅。所办案件年均调解撤诉率都在75%以上,案件自动履行率在65%以上,大大高于全院平均数。 

杨卫东曾说:我梦寐以求进法院工作,做好审判就是我惟一的牵挂。我们办案要对得起当事人,对得起组织,对得起天地,对得起良心。 

退一步海阔天空,处理纠纷争当“老娘舅” 

 

法院的民事案件,总是“针尖对麦芒”。 

家住天台桐柏岭脚村村民王以二,1991年为外山头村一名蒋姓村民打工。1998年蒋某向王以二出具7000元打岩费欠条。2009年王某诉至法院,蒋某认为超过诉讼时效。

案件交到杨卫东手里后,卫东犯难了:论情理,王以二开山凿石干的是苦力活,要回工钱天经地义;论法理,诉讼早已超过时效,根本要不回这笔钱。但杨卫东没有知难而退,而是一遍遍做当事人工作,“磨”得他烦了,最后答应通过调解结案,为王以二要回了工钱。

杨卫东出身天台县一个偏辟山乡,对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着朴素的感情,能够体会百姓诉讼之不易。于是,多当“老娘舅”,少当“冷面判官”,能调解就调解成了他孜孜以求的目标。 

天台县道螺溪村东南角一座还未粉刷的房子里,一位叫丁式品的孤寡老人终年瘫在床上,需要有人长年服侍。但丁家兄妹四人,偏偏在医药费、房屋财产等方面产生了矛盾。村干部多次调解不成,告到了法院。 

许多知情人都对办理案件的杨卫东说:这桩案件难断。

杨卫东四次上门,做当事人工作。今年4月10日,杨卫东又把双方当事人和村干部请到法庭,进行背靠背调解。相距数额越拉越近了,但就是不能结案。这时已近下班时间,杨卫东从这头走到那头,来来回回数十次,两边做工作,直到日落西山,华灯初上,双方当事人最后才弥合缝隙,圆满结案。  

到现场参与调解的律师戴敏华说:这些涉及亲情的案件采取调解方式,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效果很好。

民一庭的同事赵伟华说:“杨卫东办结的好多案子开庭前就调解完毕,许多当事人还不知道法院大门在哪里,这是典型的现代“马锡五审判方式”。

杨卫东就是这样忠实地履行着“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案结事了,促进和谐”的民事审判指导方针。在杨卫东办理的上百件离婚案件中,只有三件案子是判决结案,其他都是调解结的案。 

 

你拿着东西进门,别人就会认为我家里的东西都是这样来的 

 

一天晚上,杨卫东又象往常一样,吃过晚饭上楼打开电脑开始起草法律文书。这时,响起一阵电话铃声,电话里的人自称姓徐:   

“我已经在你家门口。” 

杨卫东一听,就明白是一方当事人。 

杨卫东已经养成习惯,工作以后在家时,如果有人用手机联系或有人想找上家门:你家住哪里,杨卫东一听口气,就会推托自己不在家。所以很少有当事人知道他的家庭住址。 

现在,人已经到了家门口,杨卫东只好开门,刚出门口,杨卫东一眼看见他手里提着一箱苹果,上面好象是两条香烟。杨卫东口气生硬的说: 

“你站在这里,先不要进去”。 

杨卫东的态度,让这人很下不来台。对方一时接不上话茬,实在难堪。杨卫东换了个说法: 

“你怎么知道我家里的电话,怎么找到我家啊!” 

当对方解释说是从杨卫东隔壁邻居那里问来的。杨卫东说:“天台人接客是门风,本来你可以进去,因为你拿着东西,就不要进去了。你拿着东西进去了,别人就会认为我的东西都是这样来的。” 

对方见杨卫东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只好作罢悻悻离去。 

杨卫东的家境一直不好,他大哥在城里靠打工度日,收入不稳定,一家三口都寄住在他家,日常生活费也需要杨卫东资助。但就在这样的困境下,杨卫东面对当事人的各种诱惑,他都能经得起考验,无一人投诉其不廉。 

杨卫东说:当法官,不能说没有亲戚朋友,但遇到亲戚朋友说情,我总是选择坚守法律底线,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让他们理解并支持我的工作,做人做事都要做到光明磊落。

杨卫东在法庭工作时,有一次,他把担任村委会主任的陈姓好友叫到法庭,随手就取下他骑来的摩托车钥匙,说:“你为别人担保了信用社贷款,现在没还,你带个头啊!” 

这位陈姓朋友开始以为杨卫东开玩笑,后见他态度认真,顿时不高兴起来。杨卫东冷着脸说:“朋友归朋友,原则归原则,我和你是朋友,你又是村干部,你帮个忙,带头执行,解决了再来拿钥匙吧。” 

这下,朋友见识了杨卫东的厉害。在杨卫东的坚持下,他最终筹措了钱,替担保的贷款户还了信用社的款,后来终于要回了自己的摩托车。

民一庭庭长胡新华说:杨卫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向院庭领导没有提过任何个人要求。在他的记忆里,杨卫东在周边县市出差办案的费用,还从未报销过。他把荣誉看得很淡,每年年终评选先进个人时,他都主动提出让给其他同志。 

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把当事人当亲人,把老百姓当作天,这就是一个累倒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普通法官的人格魅力,杨卫东也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原载20091218日台州日报头版;浙江法制报头版;作者:王先富  周激扬)

版权所有: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浙ICP备06050081号
地址:台州市市府大道399号 邮编:318000  访问量:50653670

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