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法官手记:背 影

初见老人,是在一个初冬的早晨,微寒。

她拿着牛皮袋子,头发灰白,眼神迷离地站在走廊的尽头,一看到我,就赶紧迈开步子。可能是眼睛已经不好,尽管只有几步之遥,却走得有些颤。

“那个,你,是不是朱法官?”她小心翼翼地试探。

“是的。”我说。

她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惊喜,可是瞬间又沉默了。

“进来坐会儿,你是哪位?”我泡了一杯茶给她,问道。

她坐在椅子上,显得很不自然,“我叫马XX,我来是为了我老公的事。”

原来是为了前几天刚立案的再审案件而来。这个案子原告的丈夫在帮邻居造房子时不幸触电身亡,因此向法院起诉雇主要求赔偿,但一审判决后,原告却一直申诉不断,上访不断。翻看材料时,我一直好奇是怎样一个 “难缠”的当事人,但看到这个瘦小的老人,却实在让我难以将她与材料里那个三番五次上访的形象联系起来。

做笔录,了解案情。结束后,老人定定地看着我,说:“法官,你知道我很困难。其实我也不是说原来的判决怎样,我就是觉得对方的确欺人太甚了。你要帮我主持公道!”

她眼神坚定,言谈恳切。对她的要求我一时竟不知如何回复,下意识地就向她保证道:“放心吧,我们会认真办理的。”

老人疑惑地看着我,转身离去。而她逐渐消失的背影,风烛残年,瘦小、单薄,无助、失落,可我却似乎能够看到,她的心中有一把公正的尺子,不仅仅计量着法律上的得失,还有人性和道德。而她疑惑的眼神,更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再见老人,是在开庭调解中。

当时她的几个儿女也都在场,我们努力说服她的儿女们,市电力局给予他们的补偿款已经通过政法委的联席会议给解决了,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降低赔偿数额,以便顺利结案。

就在我们你一言、我一句就赔偿问题正谈得“热闹”时,老人只是静静地站在角落里,似乎这些谈话与她很远。突然,她拉了拉我,用力地表示:“法官,我不是要纠缠什么,真的。”她极力想让我相信,她的初衷不是要更多的赔偿,而是希望被告能够诚恳道歉,“如果他态度诚恳的话,我同意再延迟二十天,也愿意把电力局已经补偿的部分在赔偿款里减去。”说完,老人认真地看着我。

而她的几个儿女却拉住母亲,试图阻止老人的做法,因为这样意味着拿到手的赔偿额将比原先少三分之一。老人却坚持着:“就这样吧,我同意就行了。”几个儿女只好作罢。

而调解,最终也因为老人的宽容和被告的致歉而成功。

老人签完字,离开法庭。这个瘦小的背影,却显得如此坚定。我忽然间懂得了,其实每一个申诉者都有一个沉重的故事,我们该做的,不是简单的结案,也不是单一的调解,而是对法律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老人选择再相信一次,我们怎可不选择再努力一把,尽力让赔偿到位?

最后一次见到老人,是某个周一的清晨。

她站在花坛旁,阳光扑在她的脸上,安静、祥和。远远地,她就冲着我挥手,一边高声喊着“朱法官”,一边快步向我走来。

“怎么样?钱拿到了吗?”我紧赶着走到她的身边。

“嗯,拿到了。刚才财务给我开了支票了。谢谢你,谢谢你。我正要去银行。”老人有些激动,眼神里透着欢快,如同愿望刚得以实现的小孩一样。

目送老人离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欣慰的是,她终于拿到赔偿款,感怀的是,老人这些年来为诉讼历经的种种辛苦。她面对的余生,都将在失去丈夫的痛苦里度过,那些看似巨额的赔偿款也不能代替共渡生命的温暖,可是她选择宽容,而我们能做的,只是通过法律的力量使一个生命的赔偿尽早得到兑现,让她感觉还有一个值得她信任的地方,给予她尊重和温暖。

每一天,每一刻,都有无数人带着希望来寻求司法的公正,没有绝对的对错,没有绝对的爱恨,所以,每一颗心都应该被温暖,每一个离开的背影都应该带着满足,每一个目送他们离去的眼神都应该温润……

(临海法院   玛)

 

版权所有: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浙ICP备06050081号
地址:台州市市府大道399号 邮编:318000  访问量:50636057

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