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媒体关注】他亲办首创的判例为法官同行指明方向
 

他亲办首创的判例为法官同行指明方向

58上午,玉环法院民一庭庭长项延永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特邀的3名嘉宾之一,前往北京作客中国法院网。在2个小时的网络直播中,他围绕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主题,接受了记者专访并和30多万在线网民交流,畅谈了新形势下人民法官司法为民的情怀。

  荣誉总是属于那些辛勤耕耘的人。从“浙江省优秀法官”、“全国优秀法官”,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项延永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

  经历16年的审判工作,项延永从一名法律门外汉,成为法院系统公认的专家型法官。2004年以来,他一共审结各类疑难复杂民事案件727件,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其中不少案例的成功判决,还收到了具有示范性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酒友诉讼”成指导案例

  精湛的业务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项延永审结一件件疑难复杂民事案件的“法宝”。2008年,项延永接手了一件“酒友诉讼”案件。一男子与3位朋友经常一起喝酒,一天晚上,4人聚餐喝酒后,3位朋友明知该男子要驾驶摩托车回家,却没有给予提醒、关照,甚至在他妻子打听其去向时,其中一名朋友还撒了谎。当夜,该男子骑摩托车回家时发生交通事故后死亡。死者的家人为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3名酒友赔偿损失。

  项延永在审理这起案件时非常谨慎,他认真查清案件事实后,详细论证了3名被告在本案中存在的轻微过失,判决他们共同赔偿2.4万元。这一辨法析理的判决,让原、被告双方都心服口服。这一案例还被省高级法院作为指导案例向全省推广。

  

  “示范诉讼”化解纠纷

  项延永曾经带领法院民一庭全体法官,审结了一批达500多起的劳动争议案件。他在审案中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和对法学理论的独到见解,一直为同行所称道。

  当时,一企业濒临破产,500多名员工为追索经济补偿金而情绪激动,多次到县政府上访。鉴于这批案件具有共同特点,案件事实基本相同,项延永选择了其中具有典型性的17起案件进行了判决。这17起案件判决后,其他原告均与被告达成了调解协议。这一示范诉讼的处理方式,大量节约了诉讼成本,使劳动者的权利及时得到了维护。

  与此类似,20名村民与村委会的承包经营权纠纷、70名业主与房产开发公司的延迟交房和延迟办证案,项延永均以这种方式解决,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这种创新模式引起了省高级法院的高度重视。20083月,受浙江省法官学院的邀请,他先后4次为全省的预备法官讲授了《群体性民事纠纷的处理——示范诉讼的分析与借鉴》课程。

  挖“老墙脚”明是非

  项延永办案中有“两多”:调查咨询多,实地勘验多。他认为,基层法院的法官一定要深入群众,而不能只是坐堂问案。这种扎实的作风对案件的成功处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6年,项延永承办了一起邻里纠纷案。原、被告双方为两家住宅间的通道宽度争执不下。双方都说,当时通道的一边是以“老墙脚”为限,但这个“老墙脚”却早已埋在地下了。双方在庭上为“老墙脚”的位置发生争议。

  庭审后,项延永来到现场,亲自动手挖地找“墙脚”。当地群众见法官拿起锄头、铁棍挖“墙脚”,既惊奇又佩服。最后的结果证明了被告方的主张正确,原告也心服口服地撤回了起诉。这起长期争执不休的邻里矛盾就这样化解了。

  来自基层的法学“教授”

  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在繁忙的审判工作之余,项延永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勤于动笔,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并成为浙江省法官学院的主讲老师、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的主题发言人。

  2006年,在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上,项延永的《寻求民意与司法裁判间的和谐之路》,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2007年,他撰写的《群体性纠纷解决中示范诉讼制度之构建》一文,在浙江省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上获奖。他还受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法官学院的邀请,在“全国法院民事证据实务研修班”中,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官讲解《论阐明权在民事审判实践中的运用》,受到专家和法官们的普遍赞同。200812月,项延永当选为浙江省法学会诉讼法学会理事。

  来源 2009520日 《浙江法制报》 通讯员 王先富 李艳芬

版权所有: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浙ICP备06050081号
地址:台州市市府大道399号 邮编:318000  访问量:50646475

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