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法官手记:一面最直白的锦旗
 

一面最直白的锦旗

(黄岩法院 钟兴华)

六一儿童节这天,申请执行人吴某某给案件经办人翁曦送来一面锦旗,上书“已经有二十九年没有解决的墙,在二零一八年五月十七日解决了”,以感谢翁曦等执行人员的秉公执法尽心尽力。如此直白的锦旗还是初次见到,但毕竟是一位年过六旬的阿婆所送,可能就是她的心里话。锦旗上面最入人眼球的“墙”字让我们的眼前又重现了那个行为执行的艰难与不易。

2017年,我院作出民事判决,判令原告吴某某可以在涉讼房屋内二层通往三层的楼梯上建造隔墙,被告梁某某不得干涉等事项。判决生效后,被告方一直不配合,吴某某无奈于今年3月底向法院申请执行。这是一起行为执行案件,梁家的历史遗留问题,两代人的纷争,跨越了两个世纪。横亘在双方心头的一堵无形之墙亟需隔起一道有形之墙加以解决,可家务事难断,家务事的执行无疑更难。

申请执行人吴某某是被执行人梁某某外来的后娘,双方因家庭矛盾于上世纪90年代初积怨至今。吴某某与梁父于1993年协议离婚,约定将涉讼房屋的第二层归吴某某所有。此后的十几年,双方为通行、安装水管及建造隔墙等常年产生纷争,多次诉诸法院。两人之间的矛盾在梁父去世后不断升级,愈演愈烈,争议的焦点即建造隔墙迟迟没有结果。

办理以行为作为执行标的的执行案件需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且对抗性明显,执行员面对此类案件普遍感到棘手,行为执行案件的执行难也是执行人员的共识。这次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桩普通的执行案件,而是一块“硬骨头”。表面是一起邻里纠纷,实则是楼上楼下,大眼瞪小眼的家庭矛盾。他们之间的矛盾多年前还引得台州电视台《阿福讲白搭》节目去调解,“老娘舅”费了多少口舌,仍是无功而返,可见双方都不好对付。

“老娘舅”没拿下的“硬骨头”,我们年轻的执行员不敢掉以轻心。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同组的几个小青年曾“三顾茅庐”,察看现场、走访村居、拟定施工方案,周全布置,事无巨细,为建墙位置一两公分的出入都得磨上一上午。嘴巴讲干倒不要紧,最难过的是半天功夫调解下来,最后双方还撂挑子。每次都是在吵架中开始,在叹息中离开。

双方调解无果的情况下,我们也只能依靠执行的强制性了。同组四人开赴现场,警戒、劝说、监工、拍摄,里应外合,分工合作,一切有序开展。或许之前去过多次,缩小了与双方当事人的心理距离。现场执行时虽然偶有吵闹,但并未出现预期的硝烟味,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经过苦口婆心、推心置腹的沟通,我们在砌墙的过程中还赢来额外的战果:为保障被执行人年幼女儿上下楼的安全,我们作出了一个人性化的建议,即在墙上放置一块玻璃,以满足采光需要,也被申请执行人采纳了。为此,被执行人一家再不敢较劲儿,连砌墙的师傅也为我们点赞。

隔墙封顶已是日头正中,眼见胜利在望,可接下来的结案收官工作却出现“流产”。因被执行人对判决条文其他附随事项执行的理解偏差,她对法律的错误理解使她认为我们还没彻底执行完毕,而不愿在结案确认书上签字。这一幕,让我们始料不及,甚至备感委屈,真正见识了老娘舅都讲不下的案是多么的“不省油”。幸好我们有现场录音录像,还有在场那么多的见证人,不签不代表不结。我们猜测,或许她是不愿在大庭广众前低头。我们选择尊重她,让她改日来单位再签。

汗水湿透衣背,灰尘布满全身,错过饭点的我们带着一张拒签的结案书打道回府,心里感到留有遗憾。不料事情过去两周,申请执行人送来锦旗,瞬间又让我们觉得功德圆满,锦旗上书写的不正是我们需要的结案确认书内容吗!工作中的惊喜往往在于这种一波三折、峰回路转后的柳暗花明。决胜执行难的最终目标不就是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满意度吗?他们的心结打开了,我们的努力就值了。

版权所有: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浙ICP备06050081号
地址:台州市市府大道399号 邮编:318000  访问量:55681890

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