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法官手记:用行动消除误解

用行动消除误解

(仙居法院 马颖文)

 

去年参加初中同学会时,席间多年未见的老同学问及我的工作。得知我在法院工作,一番溢美之词之后,突然有一位同学说道:“法院啊,不错不错,吃了被告吃原告,收入肯定高!”

一听此言,我立马激动起来,正义凛然地为自己辩护:“那都是你们对法官的误解,我们办案对当事人负责,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见我如此认真,席上众人忙打圆场说只是开个玩笑。

可这真的只是玩笑吗?还是人们根深蒂固的认知?

在刑庭工作这一年,面对形形色色的被告人和被告人家属,或沉默、或吵闹、或无畏、或哭泣,其中有一个案件的被告人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次见到吴某,他来拿起诉书。30岁出头,一张国字脸平凡普通,人看上去老实巴交。吴某一踏进办公室,就眼泛泪光地说道:“法官同志,我对死者家属非常愧疚,人是我撞的,我愿意赔偿,但是对方要求太高,我真的无能为力。”

原来,吴某是一名从事货车载货生意的驾驶员。辛苦多年攒了些钱,又向朋友借了点,拼拼凑凑买下一辆重型仓栅式货车,替各工艺品厂拉货谋生。这几年生意渐渐有起色,好不容易还清了买车的欠债,老婆又刚生下女儿,可谓生活幸福、家庭美满。可突如其来的一场事故却将他推向了刑事审判庭的被告席。

2013年9月22日下午,难得一见的大暴雨,能见度极差,吴某开着货车如约来到一家工艺品厂载货。由于厂子门口小,而车型较大,必须倒车进入厂区。倒车时,吴某将正在车后行走的该厂老板的父亲郑某撞了个正着。郑某被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经交警认定,吴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以涉嫌交通肇事罪被诉至法院。这起案件由我们庭里的调解能手张副庭长经办,我是她的助理。被害人家属要求吴某赔偿25万,一分不少,在公安、检察环节几经调解未果。

“我老婆刚生了女儿,女儿还这么小,我不能去坐牢啊!”吴某拿到起诉书后,言辞恳切又焦急地向法官求助,一脸无奈和担忧。我们只能略加安慰,答应会尽力做被害人家属的工作。吴某只好讪讪地离开。

第二天一大早,吴某和妻子一起来了,妻子还怀抱着刚满月的女儿。起初,吴某和妻子的态度尚好,吴某小心翼翼地询问了案件的进展情况。听说我们还在联系被害人家属,一旁的妻子按捺不住,大声嚷道:“对方太不厚道了!本来都是朋友,一出事,不仅不付拖欠的运费,还狮子大开口向我们要那么多钱。法官你要主持公道,不能欺负我们穷人!”最后一句话似情绪的发泄,更似一种试探与指责。我克制住心中莫名涌出的酸涩,向他们耐心解释了调解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说得口干舌燥了才劝动他们先回家,并承诺会尽快组织调解。

原以为暂时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没想到隔天早上刚到办公室,张副庭长就拿了一个信封给我。打开一看,竟是一张面值2000元的超市卡。正疑惑,张副庭长道出了原委。吴某不知从哪打听到张副庭长的住处,就在她下班快到家时,突然从路边冲出来,不由分说硬塞给她这个信封,说了句“拜托”便匆匆离去。

怎么处理这张卡才妥当?最后,为了让吴某安心,我们并没有马上归还,而是将这张超市卡登记在拒礼登记薄上,将行贿人、行贿财物、时间、地点一一记录下来,决定等调解成功后再退还给他。

该案经过三次调解,历时近两周,电话联系、当面沟通、背靠背调解……用尽各种方法终于调解成功,双方以18万赔偿款达成协议,被害人家属愿意对吴某的行为表示谅解,请求法院对吴某从轻处罚。

开庭结束,等一众人走后,张副庭长叫住了吴某,拿出那个信封,一边教育吴某日后要遵纪守法,一边原封不动地塞回他手中。“本来想当日就退回,又怕你心里不踏实,认为我不收下就不会帮你做工作。其实公平办案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你送不送礼结果都是一样。”吴某起初推脱,后来见我们态度坚决只好收回超市卡。这时,他才有些歉意地解释:“起诉书拿回家后,妻子说不能坐以待毙,要来法院闹一闹,法官才会重视,我这才带着妻子和女儿来法院。后来我们还不放心,妻子说得送点礼,送礼了法官才会真办事。” 

离开时,这个不善言辞的男人对着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说了声:“谢谢!”

简单的两个字,让我被误解中伤的心好受了很多。我知道,我的同学并不是在开玩笑,社会上不少人都对法院、法官存在着与我的同学还有吴某同样的偏见。面对误解,有时很无奈,有时很委屈,当不能用语言解释问题的时候,我只能用行动证明,用平和的心态和满腔的热情踏实办案,无愧于心,无愧于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消除误解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在这么多充满正义感的法官的共同努力下,温暖总能溶化冰雪,误解总有消散的一天。

 

 

 

版权所有: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浙ICP备06050081号
地址:台州市市府大道399号 邮编:318000  访问量:55695225

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