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法官手记:遇见更好的自己

遇见更好的自己

温岭法院 林文欢)

 

20139月,我被分配到刑庭。有别于关系民生冷暖的民事审判,刑事审判工作大多围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展开,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去看守所讯问时的忐忑,第一次在法庭上直面被告人时的惶恐,还有第一次去外单位办手续时的手足无措。现在,新鲜与激动已开始淡去,我对于刑事审判工作的认识也不再是一无所知,取而代之的是责任和感悟。

做刑事审判工作,除了在办公室和审判法庭之外,还有很多时间来往于看守所。初到看守所,看到森严的高墙、厚重的大门、坚硬的铁窗时,我还是本能地感觉到一种紧张恐怖的气氛。我能真实地感受到可贵的自由、家人的殷切和朋友的关怀都被无情地隔绝在高墙之外,只留下阴冷和懊悔。在狭小的提审室里,我见过很多人,让我感触最深的被告人,名字叫做刘某。 

“像我这样的人,从小就没做过什么坏事,从没进过公安局,临老了被抓进来。我在里面度日如年,每天心理负担都很重,想着出去之后什么不好的事情都不沾了,就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刘某年轻的时候来温岭打工,从事废品回收工作,多年过去,渐渐的也有了积蓄。他就把全家人从老家带了过来,逢年过节才回去一趟。2013年夏天,刘某的废品回收点来了几个特殊的客户,他们操着外地口音,脸上稚气未脱,用极低的价格向他出售一些崭新的电缆线。刘某心知有异,却无法抵制高利润的诱惑,收下了这些材料。后来,年轻人们又来了几次,给他带来了更多的电缆线和几辆助力车。这些“生意”让刘某赚到了将近六千元人民币,却让他第一次踏进了看守所的大门。201312月,刘某被温岭市人民检察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起诉。

“我在里面已经半年了,之前想着要回老家过年的。现在全家人都在外面等我,他们今年大概都不回去了,其实就算我出去了也没什么脸回老家了。” 刘某说话的时候眼圈已经泛红。这个六十一岁的老人一心挂念着他几岁的孙子,但未来还有几个月的刑期需要被执行。“我希望我的判决能早点下来,那样我家人就可以申请会见我了。我罪有应得,但是拖累他们我很不情愿。”

提审结束的时候,我和刘某在提审室里静静坐着,等待狱警带他回监室。我忍不住问他:“第一次购买赃物的时候真的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后果吗?”“我知道他们的东西来路不正,但想着我又没有叫他们去偷什么,这些东西我不收也会有别人收。后来到了看守所里才知道这也是犯罪。”刘某苦笑,“我小时候学习不好,结果老了还要到这里学法律。”我沉默,心里却想着,其实也不晚,刑法的教育作用在你身上已经有所体现了,待几个月后出去应该也会教导儿孙守法,慎行。

接下来的时间里,刘某陆陆续续对我说起他新认识的舍友们,有虽年少但因多次盗窃而进出看守所的,也有暴力犯罪将会被判处很久刑期的。刘某说,他很不理解这些人,安稳做事才能过好日子,这样的道理他们怎么就不懂。我说,这样的人应该还会在看守所里待很久。被狱警带走的时候,刘某轻声对我说了句“谢谢”。

我不禁想,看守所里的那些正处在大好年华的人,他的路,她的路,大家多么不同,却又是多么相似。他们迷茫的,挣扎的,在跌跌撞撞中不断期待的,不过是希望得到一个不后悔的人生结果。但最初的前提,却是不能触犯法律,不能违背道德。从自由到监禁,再回归自由,在种种辗转中,渐渐从冲动蜕变成理智的人,变得更加适应社会的规则。走好脚下的路,才能去过想过的生活,也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今后的我,将会接触到更多的刑事案件,会见到更多的被告人,我要做的,不单单是给他们准确定罪量刑,或许更多的是发挥法律指引、评价、预测与教育的功能,去帮助他们完成人生的蜕变。而我自己,从这些个案中,得到一点点小小的启发,收获经验,明白责任,积跬步以至千里,不久的将来也会遇见更好的自己——一位优秀的刑事法官。

 

 

版权所有: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浙ICP备06050081号
地址:台州市市府大道399号 邮编:318000  访问量:55695125

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