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法官手记:用关爱与信任走进当事人心里

用关爱与信任走进当事人心里

(三门法院 赵敏丹)

 

连日来审理批量案件及撰写审理报告,让我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些疲倦。冬日早晨,走出出租屋,冷意阵阵,雾霾肆虐的世界里,灰色仿佛成了唯一的颜色。我的心里不禁有些不快,一边快步走向法院,一边想着如何处理案件多与自身能力不足的矛盾,进而做到得心应手地办好每个案件。

走进办公室,一位离婚案件的当事人已在等我。在交谈过程中,我发现当事人说话的态度变得不那么和善了,突然,我意识到可能是自己的坏情绪影响了她。无感情色彩的谈话,说好听点是严肃的工作态度,但留给当事人的却是对案件抱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式的冷漠心理,而每一个案件却恰恰事关他们的切身利益。我连忙深呼吸,调整了一下情绪,继续谈话。当事人离开时,留了个舒心的微笑给我。而这个微笑,让我想起了三个月前的一起健康权纠纷案。

经过多次协商调解,双方当事人对于最终的调解金额均无异议,但对支付方式产生了分歧:被告张某不愿意一次性支付8000元赔偿金,而是坚持先付3000元,余款在春节前付清。当时距离春节还有四五个月。对于这种支付方式,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火的原告陈某一听更火了,调解就此不欢而散。

在达成调解意向前,张某也多次来我办公室沟通案件的相关事宜。印象中,被告张某是个生意人,衣着得体,戴着铂金戒指,拿个手包,应该蛮有钱的,且有点书卷气,看上去挺实诚,大抵也不是个会耍赖的人。难道是迫于面子问题不愿意一次性支付?还是就想只付3000元完事?我不禁开始怀疑其表现与内心是否一致,是否是个可信的当事人。

这案件,如果判决的话,也简单,但想到邻里之间的健康权纠纷,调解应是较好的解决办法,于是我约被告两天后再单方谈谈。

两天后,张某来到我办公室,一见面就倒起了苦水:“现在是我最难捱的时候,工地没工程干,已做的工程款又收不回来,偏逢老爸又生病住院,实在是没钱。说实话,对方这么点小伤治了这么多钱,我原先确实对赔偿金额很有意见,但我知道你也是依法调解的,在这当中没啥偏向,所以答应赔偿的金额我肯定是会付的,只是时间要晚点。”

一听老人家生病,我仔细询问了老人的身体状况。对于我的关心,张某一脸感动,话匣子也打开了,详细介绍了父亲的病情,自己的经济状况以及与原告之间的恩怨。他边说,我边听,边仔细观察,发现其述说过程详尽而真实,述说语气平和而真切。快结束的时候,他顿了顿说:“我先凑一半,剩下的最晚在元旦之前支付,能早我尽量早。”

想必真是遇到困难了,我在心里不禁又开始信任他。张某临走之前,我撇开支付期限,跟他说祝老人家安好,也希望他能及时筹钱。在内心确认他应该不是恶意耍赖后,通过领导帮忙,说服了原告接受分期付款的方式,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调解协议。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离约定的第二期付款时间还有一个来月,张某打电话来说要到我办公室,便匆匆挂了电话。离约定的付款时间还有一段时间,难道中途又有变卦?难道我信任错了?不一会儿,张某推门而入,开心地说:“我爸出院了,工程开始运作了,也贷到款了,这钱我现在就付。”我笑着说:“看来开始否极泰来了!”他连连称是,离开时留给我一个真诚的笑容,开心的我也赏给自己一个惬意的微笑。

今日的我,比照昔日,不禁感慨:其实,走进当事人的内心,多点关心与信任说不定会使案件峰回路转。对于刚踏入审判岗位的新人,我后悔于自己今天没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情,把坏情绪带入工作。也不禁反省:其实在处理很多案件时,特别是处理家庭、婚姻、邻里等纠纷时,单纯的严肃,远不如心灵上的关爱与信任。在此,也时刻告诫自己,工作难免有焦躁的时候,但切不可带着负面情绪工作,也许在当事人心里,心悦诚服远比机械性的严肃更能体现威严。

 

版权所有: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浙ICP备06050081号
地址:台州市市府大道399号 邮编:318000  访问量:55695081

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