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法官手记:第一次敲响法槌

2012918日,选择这个日子开庭只是偶然,直到法槌敲响时,我才意识到在这个对国人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开庭会为我的法官生涯抹上一笔异样的色彩——人生中第一次以审判长的身份敲响法槌;第一次在屋外响彻云霄的防空警报的相伴下仔细倾听当事人的陈述;第一次接受本院领导的庭审现场考核。

进入法院工作九年有余,但真正办案却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审判经验的严重不足让我对自己驾驭庭审的能力存在担忧,而这次分到的案件却又偏偏是块“硬骨头”。原告黄某不仅是一个“诉讼专业户”,屡败屡诉更是一个老信访户,6年来一直在省市区三级不断上访。

纠纷源于一个“利”字。黄某是一名营运客车车主,2001起开始跑路桥三门的客运线路。2005路桥区公路运输管理所(简称“路桥区公管所”)对该线路新增了班次,故调整了车辆运营班时,并进行公示。黄某认为,新的时刻表不仅让他在途时间过短存在安全隐患,重要的是将直接导致他的经济收益下降因此他提出了异议,但没有效果。于是他将路桥区公管所告上法庭,并走上了长达六年的上访缠诉之路,期间仅本院、黄岩法院、台州中院作出的裁判文书就有厚厚一大摞。

上午9时,在书记员庄重地喊响“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就坐”后,我们合议庭组成人员神情庄严地迈向审判席。各就各位后,我环视了审判庭,听完书记员汇报,宣布“现在开庭”。我的心渐渐平复下来,开庭前的担忧与不安随之淡去,身为审判长的庄严感开始油然而生,一切好似那么的熟悉、那么的自然。旁听席上,除了两名群众外,坐着的都是院里中层以上的领导——今天,这起参加全院庭审与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的案件要接受庭审现场考核

在开庭前,此案其实已经多次诉前协调,但都难以达成和解,双方诉求的差距极大,多年的积怨深。在双方六年无果之争的背后,我不仅看到了原告的执着,也见识到了被告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任何一方都有满腹委屈想要倾诉,原告方的起诉状密密麻麻写了五页纸,那边被告四页纸的答辩状随即递交上来,对此原告又写了十几页的辩论词。双方谁都不想输掉这场官司,谁都比对方更想表达“我是正确的”观点。庭审的举证质证过程中,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原告虽然很想多表达自己的主张和理由,但却总是在事件的来龙去脉中反复地纠结着完全忽视了举证质证辩论规则。

主审的第一个案件就碰到这种棘手情况,我逐渐失去了先前的沉着冷静,手心开始冒冷汗。但理智告诉我,我必须尽快调整情绪,因为今天我是审判长,因为我承载着的是两个当事人沉甸甸的寄托,托起的是一个不容任何倾斜的天平。我清醒地知道,我在庭上的任何一个细微变化都有可能被当事人“过分”解读——“我的皱眉会让他们怀疑我的公正性;我紧张的表情会令他们怀疑我的专业水平;我一个不经意的笑容有可能导致他们怀疑法律的严肃性。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不断告诫自己静下来、慢下来,要控制好庭审节奏。为避免原告情绪激动而影响庭审秩序,我想到的对策是尽量满足他想多表达的意愿,两轮质证辩论不够,那么我就再一次机会,但提醒他不要重复先前说过的话。这样既满足他想表达意见的需求,又规范了庭审秩序。

一小时四十分钟后,法槌又一次敲响,全体再次起立。庭审结束了,我还站在审判席上看着下面空荡荡的旁听席,耳边已无原被告双方激烈的唇枪舌剑声。纠纷虽然没有当庭解决,原被告也没有当庭判出个“谁是谁非”,但这个“硬骨头”案却让我经历了那么多不平凡的第一次,也许就在下一次,我就能有更多的经验、能力啃掉这块硬骨头,让双方都能放下积怨

918日,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清晰的法槌敲落声与庭外尖厉的防空警报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我的心扉。庭审过程如一部百分钟的电影在脑海中一遍遍地回放,让我思绪起伏,在不断反思、总结并沉淀审判心得后,我明白了很多,相信下次我一定能做得更好。

路桥法院 徐伟红

版权所有: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浙ICP备06050081号
地址:台州市市府大道399号 邮编:318000  访问量:50814839

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0535号